做新教育人(1/2)
中午跟张悦和李捷吃饭,主要话题还在如何将扶贫小学的教学走出新路子。一改之前那种教学模式已经是必须,张悦对新的理念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解,德诚中学模式虽不能完全搬过来用,可从小学开始改变教学模式,对孩子们的影响却又是最多的。
主动、积极地学习比起灌输式、填鸭式、题海战术、疲劳战术显而易见地要高效,不会导致学生反感学习,厌学心一起,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基本没救了。学生厌学虽说原因复杂,可学校教学旧模式却是重要因素之一。
杨东轩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致,也支持扶贫小学在教学上进行的改革,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,首先要求教师观念的更替,随后才是教学方式、手段的选择。对教师整体的培训,将是扶贫小学管理层要做的大量工作。张悦将开学前学校所作的工作进行汇报,将学期过程中有哪些培训也做了汇报,对扶贫小学所做的准备,是非常满意的,也能够看到扶贫小学今后可能的变化。
随着城南区教育基础建设的推进,对城南区各学校的教学模式、手段也有新的变化。有扶贫小学先行探索,对整个城南区教学都会有根本性的触动和改变。要整体提高教学水准,这种探索与改变则是必须的,探索中或许会有失败、误区、甚至代价,却都是城南区教育发展过程的经历与积累。
这个话题牵涉太广,三个人讨论主要还是记者在扶贫小学的教学问题上。
回到办公室,在工作备忘录做了记载,搜索相关的信息来补充自己。
秋季开学前全区校长会议的主题是“做城南区新的教育人”,有杨卓林、叶幸和杨东轩三位区里主要领导参加,教育局那边格外重视,会场不是设在教育局六楼而是放在区政府大礼堂,也就是大会议室。可容下四五百人的大会议室是当年的大礼堂改造而成的,教育局办公室的人早早将参会的人划定区域,座位上贴了个人的名字。
领导在台上,放有各人的铭牌。
杨东轩比开会时间提早半小时赶到,虽说今天有教育局办公室的人在忙,他们经验也足,不会出什么差错,但还是要先过来看一看。毕竟杨卓林和叶幸同时参与这会,只要有一点点瑕疵,对教育战线都不利。年连伟不在这边,他会陪同杨卓林过来开会。张诚智、卢俊丰、林长顺、陈青梅等领导都在这边。见杨东轩到了,张诚智和卢俊丰忙过来,先握手致意,杨东轩说,“会议准备情况再复查一遍,可不敢有丝毫差错。”
“好,我让办公室的再逐项查一遍。”卢俊丰当即打电话交待办公室的人过来,自己陪着杨东轩走进会场,看里面的布置。陆续有与会的人到来,见杨东轩是都恭敬地问好。对全县校长、副校长和教务主任,认识虽多却不能完全叫出名字,都笑着跟他们招呼。这些先到来的,都是在乡镇学校的领导,比起市区内学校工作上艰苦多了。
跟这些人一一握手致意,张诚智在身旁陪着,知道杨东轩不一定认出所有的人,便先给他介绍。对其中一些人在教育教学上有业绩的,杨东轩会在接受后将其业绩说出来,并表示感谢之意。这些人顿时有了知音之感,很激动,那份从业的执着更加坚强、稳固。先到会场来,主要是两个目的,一要督促教育局这边不出差错,再者便是给在乡镇工作的学校领导们一份关怀、感谢他们的坚持与付出。城南区教育薄弱的环节不少,乡镇教育教学也是强弱差别大,对有业绩的公开表示关怀,会让更多的人安心在乡镇从教,也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警示一些不踏实的人。城南区教育教学的提升,不单在市区内,市区内学校今后的比重会更重,但乡镇这个环节却是提升的要害。
到会的人渐渐多了,杨东轩和张诚智一起将绝大部分的人都接触到,间接地做了一次思想工作。
见叶幸到来,教育局这边李槐陪着,杨东轩便迎上去,先跟叶幸问好,随后表示了感谢。城南区教育要发展、要提升,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区里主要领导的重视。虽说从中央到地方有对党政一把手关心教育情况的评定方案、甚至有一票否决等措施,可真正在实际工作中,是不是真关心教育,关键是在具体工作上的做法,而不是方案或汇报材料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