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2章 莲藕(1/2)
山本这次是有备而来,他带来了运输莲藕的专用包装,就是可以密封的大型不锈钢桶。每桶先装一百斤鲜藕,再用泥浆灌满,密封上就可以了。
像这种带泥浆运输鲜藕的神操作,除了岛国也没谁了,泥浆比鲜藕的重量都高。
据智脑记载,这个时期,岛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食品防腐技术,可山本宁愿用原始的泥浆保鲜法,也拒绝使用先进的防腐技术。由此可见,岛国人民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。
山本不仅买下了韩屯村的千亩莲藕,滩区其他村庄塘子坑里的藕,也被他购买了。周边地区只要有种莲藕的,他都亲自跑去考察。
据山本说,这几年岛国从华国进口过许多莲藕,可口感都不如他从韩屯村带回去的好,这也是他今年提前过来购买莲藕的主要原因。
八十年代华国的广大农村,还是原生态的生产模式,基本上没有污染,所有的食物都是天然无公害食品。
山本每到一处,都先取样送到省城检验,检验报告符合要求,他才下订单购买。他购买的所有莲藕,都有对应的检测报告。通过这件事,也可以看出,岛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。
除了张集镇滩区的塘子坑,山本在别的地方,还真没买到多少莲藕。这时候的农村,虽然村村都有一两个坑塘,可种植莲藕的却不多。
现在刚入冬,气温在5——-15度之间,比起寒冬腊月,挖藕可是容易多了。
韩屯村为了挖藕,在附近村庄雇佣了大量的临时工。自己村里的人,更是全天都忙活起来。从工厂下了班,就到塘子坑这里报到。
韩屯村的人别说下水挖藕了,光是过称装藕就忙不过来。运输队更是白天黑夜的加班,装好的藕得及时送到临水火车站,从临水运往阜城。
阜城9月份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,山本这次就是从阜城来的,货物也通过阜城海关运回岛国。
一直忙活到11月底,水面结冰以前,韩屯村的千亩塘子坑,除了特意留下的二十亩,莲藕全都挖完了。
山本收购的鲜藕,价格每公斤一元。韩屯村光是卖藕,就收入了四百八十万元。
其他滩区村庄的塘子坑,今年虽然也都种了藕,可头一年产量低,他们村的塘子坑数量也少,根本不用雇人,自己村就挖完了。
虽然头一年的亩产量才二千多斤,收入也达到了千元。张集镇的其他十六个滩区村庄,塘子坑最少的也有二百亩,仅卖藕就收入了二十万元。
自七五年复堤挖出的塘子坑,常年积水,给滩区人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好好的耕地变成了水坑,根本不能种庄稼。
河务局虽然给了一次性的补贴,把这些塘子坑都买了过去,又交给临近的滩区村庄使用。可当时的补偿数目极低,又是在生产队,根本没给人们带来利益。
今年塘子坑里的莲藕,使所有的滩区村庄,第一次因祸得福,有了一笔巨额的收入。塘子坑经过一年的禁捕,也有了二斤重的大鱼,尽管不如韩屯村的数量多,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。
大伙都说了,就是种庄稼,也没有这么高的收入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