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0章 宗族观念(1/2)
中华的冠礼起源于周代,按周制,冠礼在宗庙内举行,冠前十天内,受冠者要卜筮吉日,而后将冠礼日期告知亲友。
及冠前三日,选择冠礼的大宾,并选一位‘赞冠’者协助冠礼仪式。
行礼时,主人、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,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,而大宾则是德高望重者。
先加缁布冠,次授以皮弁,最后授以爵弁,每次加冠毕,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。
再由大宾为他取字,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,敬酒。
同时以束帛俪皮作报酬,另外再馈赠牲肉,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,又执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。
此加冠、取字、拜见君长之礼,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。
冠礼始于周,兴盛于汉,此后一千多年间,大约中断过两次。
一次则是五胡乱华,另外一次便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,到了大明,朱元璋迅速恢复了被破坏的华夏礼仪制度,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。
自洪武元年起,从皇帝到太子、官员到普通百姓,都制定了冠礼的仪文。
张世康尊重古礼,但很讨厌自己来参与冗长的仪式,并且他一点也不觉得矛盾。
好在是崇祯老哥答应,将整个仪式比较麻烦的部分全部简化,什么十天前开始干什么,三天前又开始干什么等等统统取消。
至于占卜良辰吉日,当今天子定的日子,就是良辰吉日,天王老子来了,也得认。
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,还是在太庙里举行,时间不可谓不紧迫。
按道理来说,这种事,紧迫也是礼部和鸿胪寺紧迫。
张世康原本也以为自己就走个过场的,奈何张之极和孙氏得知自己的儿子,冠礼不仅由天子亲自当大宾,就连举办地点也选在了太庙。
太庙那是什么地方,那是大明历代皇帝的宗庙,这不仅是张世康的荣耀,也是英国公一脉的荣耀。
所以从第二天一大早开始,孙氏就给张世康准备了两大口箱子的礼服,各种颜色的都有,款式也有不同。
张世康如同成了木偶一般,被老娘和妹妹指挥着试衣服。
试完衣服后,又有家族长辈过来告知他冠礼的礼仪细节。
到了半下午的时候,鸿胪寺卿亲自登门拜访,将他们商议出来的在太庙举行冠礼仪式的流程再度重复了一遍。
于是乎到了晚上的时候,张世康感觉竟然比在外头打仗还累。
当天晚上,张世康睡的特别香,一觉就睡到了清早。
而此时英国公府外头早已忙活了起来,张家的宗族长辈、同辈都纷纷来到国公府。
按道理来说,在太庙举行典礼,能让张之极一家参与就已经不错了。
但崇祯皇帝专门下了特旨,虽然举办地点更换到了太庙,但仍旧允许张家族人全部来参与。
这让张世康多少有些感动,在太庙举办典礼,多半是老哥想让历代天子知道大明如今在中兴这件好事。
但同意张家全部族人都参与典礼,便是对张世康以及张家人的尊重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