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仙侠 > 重生之锦绣农门 > 128 无意

128 无意(1/2)

目录

黄夫人站起身,帮着丈夫脱衣服:“素儿精神头倒是好,不过这一大早出门能干什么去啊”

黄老爷笑道:“左不过会心上人去了,要不然啥事能让儿子这么积极。”

“老爷,我也觉得咱素儿像是心里有人了”,黄夫人将衣服搭到旁边的衣架上,沉吟着道,“我们过来那日,就见他不说话亦是眉眼带笑的。只不知,素儿他看上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子”

“这个我倒不操心”,黄老爷手垫在脑后,看向夫人,“咱们该操心的是,若然那怎么办”

黄夫人叹口气:“等素儿回来先问清楚,看他是不是有了心上人如果儿子真的心有所属,也只能委屈若然,让她做个平妻了。”

“恐怕在素儿看来,不定是委屈谁呢”,黄老爷摇摇头,“你那个侄女又不能受气,这事儿将来可真有点不好办啊。”

黄夫人愁容满面地坐在梳妆镜前,第一次觉得当初答应妹妹帮她照顾若然考虑地不够长远。

以前,她一心以为若然长相娇美才学又高,往后儿子娶了她,肯定是心意相通琴瑟和鸣。虽然可能会因为若然的身体而子嗣不丰,再给儿子收两个好生养的通房就是了。

如果若然心里有疙瘩,等通房生下孩子给一笔银子就打发出去也没什么,总归不会让他们黄家子息单薄。

可是这一年年过来,儿子对若然疼爱是疼爱,但却只是限于兄妹之间,半点其他的心思都没有。

有时候心疼若然,黄夫人也经常劝儿子过去和她说话,但比起侄女,她更心疼儿子,在他们都不知道的时候,儿子竟有了意中人…

只要想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,她就心中为难,只希望是自己猜错了,儿子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中人。

这样,等春试过后,就让若然过来陪在儿子身边,情意不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吗

黄素到顾家村时,已经是辰时末了。

顾明月正坐在毡毯上专心刺绣,开着的房门上突然传来嘟嘟的敲击声,她抬头看去,见是黄素,不由吃惊地站起身来:“慕白,你怎么来了”

“考完了就想见见你”,黄素走进来,笑意融融,其实出来考场,他就想飞奔到她身边,和她说说话,要确认她是真地接受了他的心意。

顾明月有一瞬的不知所措,随即略带尴尬地笑笑:“你要喝茶吗”

黄素见她神情,便收敛神情,郑重点头:“我还需要几块糕点。”

“你没吃饭吗”顾明月打量他一眼,果然上唇有些不太明显的干皮,便道:“那我去给你做点吃的。”

欧阳端看到那个男人和她一起进了厨房,挥拳时带起阵阵罡风。

半个时辰后,顾明月在黄素的帮忙下做了一碗肉末蒸蛋一笼小包子一小锅浓汤。

黄素吃得心满意足,饭后自觉地去洗了碗。

“你爹娘呢”洗好碗,黄素也有些尴尬了,其实他这么一大早过来,还真没事找明月,便只好没话找话。

“我家在村西买了一块地,现在正忙着建房呢”,顾明月说道,然后给他倒了一杯茶。

黄素握着茶杯,两人顿时相对无言起来。

顾明月觉得挺不自然的,以前也没觉得怎么样,现在却有些不知怎样相处。

“翩翩”,猛地把茶一饮而尽,黄素伸手握住了顾明月的手,“咱们出去走走吧。”

顾明月忍不住笑了,站起身道:“走吧,昨天我听熠儿说,山里的野柿子都红了,我带你去看看。”

两人并肩出门,欧阳端想了想,并没有跟过去。

路过梅林旁的顾家新房工地时,黄素特地过去跟顾氏夫妻两个打了声招呼。

这时山里树木大都已经落尽黄叶,呈现出一片萧索之感,然而晴光直照林间,秋气凉爽,却很难让人对这幅景象产生什么低沉的感触。

更遑论此时本就心情极好的黄素,上山途中,他就似无意而又随意地握着顾明月的手,一路走来轻语不断。

顾明月却因为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对不起他,而不怎么放得开,所以两人之间多是他说她听。

黄素并不介意,他知道,翩翩还不能接受他们之间突然的亲近,然而只要迈出了第一步,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更长远的路都已经在脚下了。

两人在山里逛了大半天,回去的时候,黄素一手提了用外衣兜着的好几斤红彤彤的野柿,另一手提着两只肥嘟嘟的灰毛兔子。

“没想到你还会功夫”,还有气息的兔子时不时地蹬蹬腿儿,顾明月笑道,“这么肥的兔子,做烤兔肉吃最好了。”

黄素笑看身旁女子,眼神宠溺:“那我又有口福了。”

中午的烤肉让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。

特地回家来招待黄素的顾氏夫妻吃过饭就回建房工地上去了。

黄素歇过午时最热的时刻,便提出告辞,他看着顾明月说道:“翩翩,我走了。”

顾明月见他这样,只好道:“我送你。”

唇角勾起笑意,黄素道:“走吧。”

顾明月:…突然发现慕白有点无赖。

黄素牵着马,顾明月走在他身旁,二人走着时而说些闲话,气氛倒挺好的。

出了村都快一里地了,黄素有些不舍地停下脚步,看着女子道:“翩翩,不用送了,回家去吧。”

“路上小心”,顾明月点头,想了想,抬手勾了勾他的手指,“你不要总想着过来看我,好好读书,几个月之后不是还有春试吗”

九月的会试过后,第二年春天正月二十便是春试之期,春试为期三天,成绩出来后紧跟着就是殿试,之后便是依据成绩授官。

每年会试之后,各地大儒学者都会齐聚帝京,他们大多在寺庙授课,讲的多是与春试有关的内容,往往会吸引大批学子前去听课求学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